close

很巧的
我們好像面臨很多認同的問題
例如,國家認同
現在則又面臨了學校認同

從之前社會科教育學系倒閉之後
心裡面總是有股哀傷存在
畢業證書上寫著社會發展學系
明明就不是我讀的
為什麼要用這個名字
但是畢竟是系所要做轉型
也只好跟著一起轉

剛到研究所的時候,老師都會要求我們寫自我介紹的卡片,包括畢業學校以及系所
我寫的總是:花蓮師範大學, 社會科教育學系(已倒閉)
同學看到我的括弧的附註,總是哈哈大笑,
而我也會笑兩聲
但是心裡面有著失落,
雖然已經沒有社教系了,但我還是希望多點人知道在花師,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系所
而我,在社教系消失之後,對花師的感情雖然沒有減少太多,但總是覺得不完整了
然後在大學畢業之後,聽說最後一屆的社教系系學會也遙遙欲墬
因為社發系,和鄉土系已經開始獨立運作了
對於還在"社教系"的學長姐,社發系和鄉土系的學弟妹,應該有隔閡的感覺吧

而如今
花蓮師範學院早已走入歷史,
而花蓮教育大學則即將走入歷史
以後我回母校的校區時,
也只能跟別人說:嘿,這裡曾經是一間叫做"花蓮師範學院"的學校喔,"東華"算什麼屁
然後我可能就不會再進去第二次了

名字
在平時,可能不會注意到的東西
卻是認同的象徵
我們可能不會去認同社教系的系主任,或是社教系的辦公室
我們認同的是"社教系"的名字
一旦沒有名字之後
你要用什麼角度看你自己呢?或者,你要別人用什麼角度看你呢?
你能想像
從明年開始,台灣的大學名單上,
花蓮教育大學就要消失了
徹徹底底的消失
也許在東華大學的備註欄裡,會寫著:已於民國xx年,與花蓮教育大學合併,改成東華大學

就像台灣人一樣
你認同"台灣",但是在台灣在國際上沒有名字
世界上有太多地方沒有"台灣人"這個字眼,
他們多半知道"中國人",但是不知道"台灣人"

從歷史的腳步
我們97年前來到台灣生根、發展
以臺灣人自許
但是我們仍然還懷念著在"中國"的回憶
例如端午節、中秋節、過年...等等
這些文化,都是來自於祖先在大陸的時期
所以,如果是純正的台灣人,那應該要過台灣本土的節日
那麼,很遺憾的,台灣沒有什麼本土發源的節日可供紀念
我們只能一直強調那些人曾是我們的祖先
我們尊敬的是祖先的事蹟、精神
跟現在的中國大陸一點關係都沒有

我不知道聯合國到底會不會廢除繁體文
等到那一天
雖然聯合國廢止繁體文,我們國人仍可以繼續自行使用繁體文
但是,以後在世界上的書刊上,就看不到介紹繁體文的內容了
以後在國際上,一些儀器說明書上,也看不到繁體文了

~扯遠了 扯遠了 扯遠了 扯遠了~

也許不是每個花師人都像我們一樣感嘆
或許還蠻多花師人很開心能夠加入東華的行列
只是身為資深花師人
失去校名這件事
真是不勝唏噓

東華去死吧!
不是只有你們有歷史
花師的歷史更長更久
不是只有你們素質高
花師人素質更高
你不知道多少花師畢業的老師 培育了現在的國家棟樑
經過這件事之後
我更能體會
花師比較有寬廣的眼界
會為了大局
捨身取義
不會跟你們東華人在那邊哭哭啼啼的爭東西
這些口口聲聲大仁大義的偽君子
原來就是犧牲別人,來成全自己,保存自己的校名,自己 " 偉大 " 的學校
禮義廉恥,他們算是白讀了!

靠!

(註:本人平時很有氣質,不雅文字只針對不值得尊敬的人事物)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her117 的頭像
    acher117

    acher

    acher1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